1袖中藏刀杀父之仇,必须还。可这一刀不能快,不能狠,不能见血——得藏在袖中,笑着送出去。所以我剪了三千青丝,剃成少年模样,把自己埋进朝堂这个吞人的火炉里,从此人前唤我:沈言。谁也不知道,大庆朝上进殿
《槐阴局》是咖啡小王子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古代言情小说。故事中的主角容景沈念李晟面临着挑战与困境,通过勇气和智慧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小说以其生动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让读者深受感动。连太医院的太医都说他脉象冷清,却活得比谁都精神。没人知道,我每晚都靠草药控制月事,……。
1袖中藏刀杀父之仇,必须还。可这一刀不能快,不能狠,不能见血——得藏在袖中,
笑着送出去。所以我剪了三千青丝,剃成少年模样,把自己埋进朝堂这个吞人的火炉里,
从此人前唤我:沈言。谁也不知道,大庆朝上进殿为官的最年轻中书侍郎,
其实是个手无缚鸡之力、肩不能挑水的女人。更没人知道,我进京不是为了报国,
而是为了复仇。第一天上朝,我差点被吓尿。百官排开,锦袍如林,文武两班山呼万岁,
那声音震得我耳膜都要炸了。我就站在最后一排,装得不卑不亢,脸上是初生牛犊的镇定,
内心却在祈祷:“别看我,别看我,别让陛下盯上我。”结果,他偏就看了我。
**那是我第一次直面容景。金龙玉座之上,他着暗金龙袍,一手支颊,一手握玉简,
眉目冷峻,像天上那颗最远、最危险的星。他懒洋洋地扫了一圈众臣,忽然停在我脸上。
“你,沈言?”我几乎听见身边老臣吸气的声音,
像是他不知陛下竟记得一个无名新官的名字。我抬眸,拱手:“回陛下,臣在。
”“你觉得昨日左都御史的弹章,可有道理?”他这问题,杀人于无形。左都御史弹劾的,
是太后胞弟,国舅爷,一个牵一发动全局的巨瘤。我可以说没有道理,然后安稳保命,
也可以说有道理,然后今晚就会被人拖出去喂狗。我选择第三条路。“陛下。
”我看着他的眼睛,微微一笑,“臣以为,有理——但理不全在他。”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容景却笑了,像看见一只突然会说话的野猫。“哦?继续。”“国舅掌礼十载,权势滔天,
确有专断之嫌。但左都御史文中多处推断,并无实据,借刀杀人,欲置国舅于死地,
实为不臣。”我顿了顿,补刀:“此乃上下皆腐也。”这一刻,大殿上静得可怕。
连殿门外的风都停了,像是老天爷也不敢喘气。容景低笑了一声。“很好。朕记住你了,
沈言。”就这样,我成了帝王的眼中人——不是宠臣,是钉子。
**可真相是:我不想这么快被看中。我只想低调查案,摸清是谁污陷我父亲,
毁我沈家满门。可容景这双眼睛,像鹰,一旦锁定猎物,就再没机会逃。更要命的是,
我居然对他不讨厌。这个男人,杀伐果断,聪明绝顶,整个人像一座冷铁铸的城堡,
可他笑起来的时候,又像个孤独的少年,看谁都不屑,
只有在看我时——多了那么一分……好奇。我知道,那不是爱。但那是开端。
**宫中传言:新来的小中书,是个白脸狐狸,能言善辩,擅骑射,酒量惊人,
连太医院的太医都说他脉象冷清,却活得比谁都精神。没人知道,我每晚都靠草药控制月事,
每逢洗澡都用白砂和酒精搓身,只怕露出女人的痕迹。装一个男人,比杀一个人还难。
但我得继续装下去。因为我不只要杀一个人,我要杀十个、百个,
要亲手撕开这座金銮殿底下埋的那些尸骨,把真相摆到太阳底下。就算代价,
是把自己赔进去。**后来,有人问我:你不怕吗?一个人入朝,扮作男儿,斗百官,
戏帝王,不怕死?我说,我怕死。但我更怕沈家再死一次。**可谁能想到,
我最初是为了报仇靠近那个男人——却最后,是为了不让他孤独,被这个江山的风雪卷走,
而留了自己。这一局,最初是我设的。但到最后,谁是谁的局中人?我也不知。
2御书房夜谈我不是个怕死的人,但第一回夜里被召进御书房,我他娘的差点心肌梗塞。
“陛下宣你夜半觐见。”太监阴阳怪气地朝我笑,我面无表情,
心里疯狂咒骂:“这么晚了不睡觉?你是皇帝你不困我还得查案!”可我只能换上朝服,
规规矩矩地去那座鬼气森森的大殿。御书房门一开,我看见容景一个人坐在灯影里,
指间夹着封密奏,目光落在我身上时,像是已经知道我要说什么。“沈言。”他抬头,
“你不该太聪明。”“陛下圣明。”我不卑不亢。“你刚进朝堂三日,
就敢弹劾两位老臣;五日,揪出御史台暗账;七日——你摸上了兵部的底。”容景放下密奏,
盯着我:“你究竟是谁?”我心一惊,暗道不好。这人,比我想象得更快。
“臣只是一介寒门士子。”我笑,语气清浅:“天子好才,臣不才也得靠上去。若陛下厌了,
明日臣就上书请辞。”“请辞?”他站起身,慢慢走近,“你倒像早准备了退路。
”他走到我跟前,语气变轻:“但朕……不许你走。”我抬头,正撞进那双幽深的眼里。
他离我很近,近得我几乎能闻到他身上那股清冷的檀香。“你还没说完你的见解。朕想听。
”“关于哪一件?”“兵部与右丞之争。”我心里骂娘,
嘴上依旧从容:“兵部尚书借边患为名,实欲借调粮银,暗生私库。右丞指其不公,有实据,
但未呈。实为一拍一唱,互设假象,背后另有推手。”“哦?”容景轻笑,“谁是推手?
”我盯着他,轻声吐出:“太傅。”空气一下子凉了。容景看着我,像在掂量我值不值得信。
这一刻,我也赌了一次命——赌他早已心知,只等有人挑破。“你这个人啊。”他忽然叹息,
伸手从桌上拿了壶酒,“太冷,太像朕。”他给我倒了杯。“喝。”“臣不胜酒力。
”“朕命你喝。”于是我喝了,一口下去,辣得眼眶都红了。我咳了两声,
心里想着:“你这狗皇帝,灌醉我想套话?”可容景没说话,只静静看着我,像在看一个谜。
**那夜,我在御书房待了一个时辰。走出宫门时,我额上都是汗。不是热,是怕。
怕这个男人看穿了我,怕我一个破绽就被他丢进天牢。可我也知道——我赌赢了。第二天,
我的名帖被贴进了太医院、御膳房、刑部、兵部、御史台、户部档案馆。他放了我一条通路。
但通路之下,是刀山,是火海。**朝中人都在猜陛下为何宠我。有人说我命好,
有人说我媚术通神,也有人说我是私生子,是太后的……遗珠。没人知道,
我日日以薄刀剃心,步步为营,只为查清那年我父亲之死的真相——那场“通敌”的罪名,
冤得不能再冤。我翻遍沈家旧案卷宗,从太常寺到大理寺,找不到一丝实证。直到那天,
我终于在太常寺破烂的旧箱子里,发现了一枚——被烧焦了一半的朱印残片。那印章,
不属于我父亲,而属于李晟。大庆朝权倾朝野的定国公,皇帝最倚重的开国功臣——李晟。
原来,当年那份通敌信函,是李晟伪造的。**我坐在废纸堆中,手指发抖。
火光在眼底晃得厉害,我忽然很想哭,但哭不出来。沈家两百三十二口人,
就因为这一纸伪印,被满门抄斩。而我,成了“漏网之鱼”。我将残章藏好,步出太常寺。
外头天光正亮,我却觉得冷得像坟。**回到宫里,我收到陛下的手书:“今夜卯时,
清音台一叙。”我知道,容景要单独见我。可他若知道,
我拿着的是要置李晟于死地的证据——他还会护我吗?不知。但我得赌。一如既往。
3雪夜救驾说实话,我本不打算救他的。那日雪下得厉害,
京中传出宫中有内贼偷走了密令,我借故查案出了宫,想去太常寺东侧找个档案,
那儿埋着沈家旧宅烧毁前的最后一笔户籍。可偏偏我命贱。刚绕过西市,
就听见前巷打斗声刺耳,还带着熟悉的——铁器破空声。“陛下快走!”是御前侍卫的声音。
我心一咯噔,靠在墙角往前一看,果不其然——容景换了一身玄色大氅,
正一掌推开追杀他的黑衣人,脚步凌乱,气喘如牛,身边护卫所剩无几,身上染血。
他这狗皇帝好死不死跑来逛民间,还穿得跟侠客似的,跟人打起来居然一点不会内力,
小说《槐阴局》 槐阴局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