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正殿,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祁澜身着青色官服,站在殿中,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或敌意或好奇的目光。他微微抬头,望向高高在上的龙椅——萧景琰一袭明黄龙袍,面容肃穆,看不出丝毫情
《县令在上,女帝在下》主要描述了祁澜萧景琰之间的故事,该书由你咋不上天小犊子所作。小说精彩节选:两枚玉佩在空中相撞,爆发出比太阳还耀眼的光芒。所有人都被迫闭上眼睛,只听见光形生物发出一声长长的、不甘的哀嚎,然后归于寂……...
皇宫正殿,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祁澜身着青色官服,站在殿中,
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或敌意或好奇的目光。他微微抬头,
望向高高在上的龙椅——萧景琰一袭明黄龙袍,面容肃穆,看不出丝毫情绪。"陛下,
"林相率先出列,声音洪亮,"祁澜身为外官,久居内宫,已招致朝野非议。更有人传言,
他蛊惑君心,图谋不轨。臣请陛下明察!"祁澜握紧了袖中的玉牌。
苏婉儿说林相是"修正者"的**人,那么今日这场朝议,
就是决定这个世界未来走向的关键一战。"林相此言差矣。
"一位与祁澜交好的大臣出列反驳,"祁大人入宫养伤乃陛下特许,何来'久居'之说?
至于'蛊惑君心',更是无稽之谈!""是吗?"林相冷笑,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
"那请问祁大人,这上面写的'民主''平等'是何意?还有这些奇谈怪论,
说什么'君王应与百姓共治天下',这不是大逆不道是什么?"祁澜心头一震。
那是他写给女帝的私人信笺,怎会落到林相手中?萧景琰面色微沉:"林相从何处得来此物?
""老臣自有渠道。"林相不卑不亢,"陛下明鉴,祁澜此人心术不正,妄图改变祖宗成法,
实乃国之大害!"又有几位大臣出列附和,言辞激烈。祁澜孤立无援地站在殿中,
感觉形势正迅速恶化。"陛下,"林相乘胜追击,"老臣以为,当立即将祁澜革职查办,
以正朝纲!"殿内一片哗然。祁澜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反驳,
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报——!八百里加急!北疆告急!
"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冲入大殿,跪地呈上军报。萧景琰展开一看,
脸色顿变:"蛮族联合西域诸部,大举入侵,已连破三城!"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北疆战事才平息不久,怎会突然又起烽烟?祁澜脑中飞速运转。这绝非巧合——林相刚发难,
边疆就告急,八成是"修正者"在推动剧情回到"原著"轨道。在《凤临天下》原著中,
女帝正是在处理这场危机时遇见了真正的男主角——大将军之子慕容翊。"众卿有何良策?
"萧景琰环视群臣。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主张和亲,有的建议派大军镇压,
却无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祁澜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他大步上前,朗声道:"陛下,
微臣愿往北疆,平息此乱!"殿内霎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他——一个文官,竟敢请缨赴边?林相最先反应过来,
冷笑道:"祁大人莫非想借机脱身?边疆战事非同儿戏,岂是你一介书生能应对的?
""微臣在青州时曾参与军务,对北疆情势有所了解。"祁澜不慌不忙,"若陛下允准,
微臣愿立军令状,三月之内,必平边患!"萧景琰深深注视着祁澜,眼中情绪复杂。良久,
她缓缓开口:"祁卿有此胆识,朕心甚慰。但边疆凶险...""为国分忧,臣之本分。
"祁澜坚定地说。【更何况,我不能让你为难。若我的离开能平息朝堂纷争,值得。
】萧景琰听到这心声,手指微微颤抖。她沉默片刻,突然起身:"退朝!祁卿随朕来。
"在众臣惊讶的目光中,祁澜跟随女帝来到御书房。萧景琰屏退左右,
转身时眼中已噙着泪水:"你为何要这么做?"祁澜从未见过女帝如此情绪外露,
一时不知所措:"陛下...""叫我景琰。"她声音哽咽,"在这里,没有皇帝,
只有...只有我。"祁澜心头一热:"景琰,边疆告急非比寻常。我怀疑这与林相有关,
他背后有一股力量在试图...改变什么。"萧景琰猛地抬头:"你也感觉到了?
""你...知道?"祁澜惊讶地问。"我能听见你的心声,不是吗?"萧景琰苦笑,
"从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如此。"祁澜虽然早从苏婉儿那里得知此事,但亲耳听女帝承认,
还是面红耳赤:"那...那些不该有的念头,陛下都...""都听到了。
"萧景琰轻声说,"包括你刚才想的'不能让我为难'。"两人相对无言,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氛围,既尴尬又亲密。"关于林相..."萧景琰打破沉默,
"我早觉得他不对劲。有时他的眼神...不像人类。"祁澜犹豫片刻,决定坦白:"陛下,
这个世界可能比您想象的更复杂。"他简略地解释了"修正者"和苏婉儿的事,
只是隐去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萧景琰听完,若有所思:"难怪...我有时会做奇怪的梦,
梦见另一个版本的现实。"她从颈间取下一枚玉佩,递给祁澜:"带上它。
这是我母后的遗物,据说能辟邪保平安。"祁澜恭敬接过。玉佩温润如水,
还带着女帝的体温和淡淡香气。他小心地将其贴身收好:"多谢陛下。微臣定不负所托。
""活着回来。"萧景琰突然说,"这是...命令。"祁澜深深一揖,转身离去。
走到门口时,他忍不住回头,只见女帝独立窗前,阳光为她勾勒出一道孤独的金边。三日后,
祁澜带着一队精兵启程北上。临行前,他特意去冷泉宫探查,却发现那口枯井已被填平,
地室入口消失无踪。苏婉儿也再未出现。北疆的情形比军报描述的更糟。
小说《县令在上,女帝在下》 县令在上,女帝在下第8章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