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灵武文学网 > 小说库 > 言情 > 涧底纱
涧底纱

涧底纱 四洲星 著

已完结 沈长青赵映荀纱

更新时间:2025-07-05 14:09:55
《涧底纱》这部古代言情类型的小说很吸引人,是由作者四洲星写的!主角为沈长青赵映荀纱小说描述的是:楔子被送到盛国做人质的第十年,我嫁给的盛国太子赵映,位分是,太子妃。“纱纱,孤终于娶到你了。”我伸出手,赵映便将虎符放到我手中,那虎符能调动盛昭边界驻守的八万北...
展开全部
推荐指数:
章节预览
章节目录

楔子被送到盛国做人质的第十年,我嫁给的盛国太子赵映,位分是,太子妃。“纱纱,

孤终于娶到你了。”我伸出手,赵映便将虎符放到我手中,

那虎符能调动盛昭边界驻守的八万北府兵,拿到它,便是将盛国国运握到手里。“殿下,

夜深了,请去就寝吧。”我看得出赵映想留在我的寝殿,他很喜欢我,

从清水居初见时就喜欢上我,不惜为我付出一切的喜欢,

即便第一次见面时他给母丧服衰的我披上红狐裘,他喜欢我,

可是金尊玉贵的太子殿下又怎么知道该如何宣示自己的喜欢呢?那是赵映第一次见我,

也是我第一次见谢从,拜他为师。那天京都大雪,漫天飞白,琉璃瓦下,绿竹亭前,

我使了些手段赢得了谢从的怜惜。慈母殉国,流落异乡,性命荣辱皆系于敌国,

那样一个楚楚可怜的公主,他又怎能不怜惜呢?纵然是手段,但也无可厚非,

毕竟我只是战败昭国送来求和的质子,求生之举,谁又能指摘什么。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我和谢从早已不是怜惜与依附的关系,我郑重攥紧虎符送赵映出去,临合门对他承诺,

“殿下,我会给你更多。”相比于一个女子,一个心有所属的太子妃,我能给他的自然更多,

比如山川江河,千秋万代。月上女墙,万籁俱寂,我换下繁琐的婚服溜出东宫,

找到在宫门口接应我的骠骑将军沈长青。“我会送你到边境。”沈长青说:“公主,

前路艰险,你若现在后悔,就仍是我大盛的太子妃。”我笑了笑,“无甚可悔。

”我本就不是玉水城的人,命运作弄,被困此地十年,苦心筹谋,如今罗雀脱网,终得自由,

又有什么可后悔的。“公主,你犹豫过,如今让你犹豫的那个理由呢?不值得了吗?

”一、马车离开玉水城前绕路途经了宁国长公主府,那里张灯结彩,红绸招招,

我忍不住掀开车帘望了一眼,有些失望,我原以为,那红绸该是为我结的。

今日我嫁赵映为太子妃,谢从娶妻,尚宁国长公主,他负了我,也弃了我,玉水城无人留我,

我又何必踌躇,辜负自己多年心血呢?“真的不后悔吗?公主该知道,谢大人与长公主,

绝不会有情。”“有情也好无情也罢,都是他们的事了。”我把谢从划归为他们,他不要我,

我就也不要他的。很早之前我就知道谢从和宁国长公主是忘年相交的挚友,长公主年近五十,

孀居多年,对前驸马情深义重,若非谢从相求,她怎会同意来做这么荒唐的一场戏。

心悦谢从的公主是赵怡,当今陛下的第七女,我后来才得知陛下给谢从的选择,

放我走的代价是,他尚公主。他当然知道我绝容不下另一个女子与我分享他,

我如此促狭又睚眦必报,怎能忍受他娶赵怡,所以他去找了宁国长公主,求她下嫁。

反正所有人都知道,陛下让他尚公主的目的无非就是想截断他的仕途,

至于成全爱女心意这种事,不过是顺便为之。既然谢从已同意尚公主,

他就绝不会再为了一个女儿的心思横生枝节。谢家世代簪缨,权倾朝野,

能遏制谢氏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他抓住了我这个谢从的软肋,又怎么舍得再生变。

只是终究是做皇帝的人,一箭三雕,实在是精明的很,用我归国这件事换取了谢从的仕途,

赵映的姻亲支持,以及我的承诺。从此不必再担心谢家势大凌驾皇权,

不必担心太子娶高门贵女平添声望,更能隔岸观火,看着她回昭国,坐收渔翁之利。

二、说来她和沈家,也很有缘分,十年前沈长青的祖父,

镇国大将军沈安奉命兵围昭国国都平阳,昭国战败,她的母后从城楼一跃而下,殉国而死,

父皇带着顺嫔,也就是如今的继后奔逃南下,在江阳别立新都新后新东宫。昭国乞合,

她是被沈安押送入盛的质子,也败国示弱献上的礼物。因为她是公主,

又有一个名动天下的母亲,第一美人,第一世家,第一贵女,第一战将,风华绝代,

英姿飒爽,运筹帷幄,那么多名声累加起的举世无双的皇后,

以八千羽林卫将盛国十万人马拦在皇城外三个月,最后城破时,凤钗抹颈,纵身而跳,

殉国而死。她死成了诗,死成了画,死成了风流,死成了典故,又留下一个总角之年的女儿。

不,哪里是留下一个女儿,明明是留下一个珍宝,一个名器,一个尤物。

出身世家杀伐果断的皇后死了,她的爱慕者,敬仰者,生死仇敌,爱看热闹的天下众人,

谁不垂涎她留下的唯一血脉,一个和她一样美貌又独特的孱弱孤女呢?

幸好沈安在边境是曾受过她母亲一点恩惠,所以只要不损大盛国运,不欺圣上,

都愿意尽量护她一护,给尸骨无存的周皇后留一点香火。十年过去了,

当年护她来盛国的沈安都死透了,沈家世代忠良,捐躯沙场,到现在就留下沈长青一根独苗。

沈长青不会背叛盛国,但他会帮她,十万镇国军不能动,但沈长青这个人能为他肝脑涂地,

助她达成所愿。三、他们到平阳时已经是三个月之后,她刻意走慢一点的,

因为被困在玉水城太久,她想多看一眼碧水青山,层峦叠壁。可走的再慢,

山姿水色再撩拨人,也总有到头的时候。进平阳的时候沈长青在跟她说玉水城的事,

说她走之后太子殿下急疯了,翻天覆地的找她。说这话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平阳城的满目疮痍,

城门口断了一半的娘娘碑,听说那是她母后初殉国时立的,早些年常有仰慕者前来凭吊,

后来人就渐渐少了。昭国又时不时有流言传出,说当年的周皇后年轻气盛好大喜功,

不满足于仅做昭国的皇后,所以才兴兵事,挑起盛昭两国战争,害的民不聊生,国君奔逃。

沈长青先她一步不忿,“太过分了,当年若不是周皇后拼死守了皇城三个月,

他们哪有机会南逃保命。”我比沈长青想的开,“罪过这种东西当然是推到死人身上最划算。

”“可周皇后为他们而死,他们这样公主就不觉得薄凉吗?”我在想别的事,

“当时也没跟赵映道个别,回去劳烦你去跟他说一声了。

”四、周皇后生前曾手把手的教过我弯弓持剑,带着我认过昭国的寸寸山河。

我带着北府兵自然是攻无不克,战不无胜,二十二日后便攻克了昭国的新国都,

宫门被破时已值黄昏,我提着剑,缓步走向我那高坐在皇位之上的生身父亲。“父皇,

女儿成亲,特来向您求一份添妆。”他不可置信的将案几上的奏疏扫到地上,“荀纱,

你这个不孝女,疯子,畜生,跟你那个狼子野心的娘一样,你这是叛国!叛国!”“不孝?

父皇要我如何孝?承欢膝下,无所不从吗?周家满门被斩时父皇想过我日后的孝道吗?

你带着你的贵妃和庶子庶女向南奔逃时可曾想过我日后的孝道?

你在这金碧辉煌的新都醉生梦死玩弄权术时,又可曾想过还有会对我将亲情仁孝的时候?

”五、现实往往没有故事那么风流美妙。传闻里昭主仁慈厚道,是温文尔雅的谆谆君子,

他和他的结发妻子周慧青梅竹马感情深厚,成婚之后不仅军国大事共同商议,

还准予皇后继续带兵,权倾天下,风头无两。国士待之,国士报之,主上贤明,

才有了周家阖族死守国门,以命相报。可现实却是功高震主,不得善终,

皇后殉国以后屠灭周家满门的不是盛国的镇国将军,而是昭主的私兵。简直可笑,

一国皇帝为了防备他的皇后和妻族竟然豢养私兵。然后在危难之际,

不惜舍去一半国土也要背后一刀将他的皇后推向死局。

她这位父皇可真是老谋深算杀人诛心的一把好手,提早将兵力南移,粮草搬空,

用一座皇城的代价拖死了周家满门。从此之后稳坐皇位,再无后顾之忧。至于她,

若非镇国大将军沈安欠了周慧天大的人情,哪里有她在盛国苟且偷生的十年。

“你是来给你娘报仇的?你是来给周家报仇的?你可知道朕不杀她们,就是她们谋反杀朕!

”一国皇帝垂死之际终究是怕了,“纱纱,你姓荀,你是我荀家的子孙,只要你肯退兵,

朕就封你为皇太女。你娘得不到的东西朕都给你,整个天下都给你!

”“淮水以北十年前就已归盛,江阳城如今也在我手,陛下说要给我的天下是哪个天下?

瘴气弥漫的闽江三州还是群山环绕寸草不生的普古城?”话说完,长剑已刺穿昭主的身体,

剑锋一转,血便缓缓流了出来。六、一路上荀纱的白裙已不知染上多少血污,从赤红到乌黑,

再到如今染上她父亲的,变得更加斑斓。那样艳丽的颜色,一下就把回忆带到入玉水城那天。

那天也是腊月寒冬,玉水城铺天盖地的下了三天大雪,将琉璃瓦檐严丝合缝的遮盖住。

雪那么松软又彻骨寒冷,一脚踩下去,就好像再也抬不起来了。我跪在清水居冰凉的台阶上,

衣是镇国大将军准备的孝衣,素白单薄,不蔽风霜。那天皇后去清水居查问太子功课,

小说《涧底纱》 涧底纱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