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小说 >

《被遗拾的时光》大结局免费阅读 被遗拾的时光第18章

发表时间:2025-07-05 09:58:32    编辑:蝶霜飞
被遗拾的时光

李玉兰上次同王医官交代药品分配的情况后,心里忐忑不安。虽然上次没有被发现偷偷将药品送往游击队。晚上,李玉兰将药柜的铁门重重关上,发出“哐当”一声响。她盯着手中的登记册,指尖微微发抖——又少了五瓶磺胺

作者:逸品芳华 状态:连载中 类型:都市
立即阅读

《被遗拾的时光这本书写得很生功,剧情不俗套。看了还想看,故事很吸引人,逸品芳华写得真好。杨振邦李玉兰赵仁狄是本书的主角,讲述了:鬼子队伍渐渐走进了"一线天"的狭窄山路。杨振邦举起手,等待最佳时机。当山田一郎的……

《被遗拾的时光》 被遗拾的时光第18章 免费试读

黎明前的山雾还未散去,杨振邦就收到了哨兵传来的紧急情报。

"报告队长!东面发现日军第23联队,西面有**135师的活动迹象!"

杨振邦一把抓过望远镜,晨雾中隐约可见钢盔的反光。他立即转身对通讯员下令:"传令各分队,立即执行'穿山甲'撤退计划!"

赵仁狄正在兵工厂监督最后一批手榴弹的组装,听到命令后立即大喊:"全体注意!十分钟内完成设备拆卸!"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将车床分解成零件,用油布仔细包裹。

与此同时,李玉兰和林婉珍分头行动,李玉兰正在临时医院指挥游击队伤员转移。"轻伤员搀扶重伤员,药品优先带走!"她将最后一支盘尼西林塞进药箱,转头对护士长说:"把手术器械分装,每人携带一套。"李玉兰先吩咐林婉珍先走,她留下来救伤员,不到万不得已才走。

山路上,游击队员们排成长龙向深山进发。杨振邦走在队伍最前方,不时回头查看情况。

"老杨,兵工厂的设备太重了。"赵仁狄擦着汗说,"要不要舍弃一部分?"

"不行!"杨振邦斩钉截铁,"这些都是同志们用命换来的。让后勤组再加派十个人手。"

队伍中间的医疗队行进最为艰难。林婉珍搀扶着一个腿部受伤的战士,不时停下来检查其他伤员的情况。"再坚持一下,前面就到苗寨了。"她轻声鼓励道。

突然,后方传来枪声。负责断后的游击队员跑来报告:"**先头部队已经追上来了!"

"执行二号方案!"杨振邦立即下令,"爆破组准备,炸断吊桥!"

随着一声巨响,山谷间唯一的通道被切断。但这只是暂时的安全,队伍必须加快速度。

当夕阳西下时,队伍终于到达了预定的苗寨深山老林。这个隐藏在群山深处的寨子,是游击队早就准备好的秘密基地。

杨振邦立即召开干部会议:"兵工厂设在东侧溶洞,医疗队安置在西面竹楼,指挥部在中间石屋。立即开始布置防御工事!"

在溶洞里,赵仁狄指挥工人们重新组装设备。"小心那台车床,轴承要上油!"他亲自检查每一个零件的安装情况。溶洞深处已经挖好了通风口,铁匠炉的烟道顺着岩缝通向山外。

医疗队这边,林婉珍带着护士们打扫竹楼。"把手术室设在这里,药房靠窗通风。"她仔细规划着每个区域,"重伤员安排在里间,轻伤员住外间。"

夜幕降临时,炊事班已经煮好了热粥。杨振邦巡视完各个安置点,来到医疗队查看情况。

"都安顿好了?"他轻声问正在整理药品的林婉珍。

"基本都好了。玉兰姐还在野战医疗队呢。"她抬头笑了笑,"就是还缺些绷带。盘尼西林全被国军扣押了。我们这里只剩几支了。"

"明天我派侦察队去弄。"杨振邦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这是老苗医给的草药,说对伤口愈合很有效。"

第二天清晨,苗寨已经恢复了正常运转。溶洞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兵工厂开始生产第一批武器;医疗队的竹楼前晒满了洗净的绷带;训练场上,新入伍的游击队员正在练习射击。

杨振邦站在高处,望着这片隐藏在深山中的根据地。虽然被迫转移,但同志们的精神都很饱满。他知道,新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报告队长!"通讯员跑来,"侦察队回来了,说国军和鬼子在山下打起来了!"

杨振邦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让他们打吧。传令下去,抓紧时间休整,我们要让这片深山,成为敌人永远攻不破的堡垒!"

清晨,在苗寨口野战医院,医疗队忙碌地救治伤员。

"报告!国军搜索队已到山脚下!"哨兵的声音惊醒了正在配药的李玉兰。她手中的药钵微微一颤,几粒三七粉洒在案几上。

林婉珍快步走进竹楼,白大褂下摆沾着晨露:"李姐,寨口来了十几个国军,说要搜查'通共分子'。"

李玉兰轻轻放下药钵,指尖在桌面上敲了三下——这是她们约定的危险信号。正在接受治疗的几个游击队员立即起身,迅速隐入后山的密道。

"把红十字旗挂出去。"李玉兰整了整衣领,"准备接待'国军弟兄们'。"

"站住!这里是国际红十字医疗站!"李玉兰站在竹楼前,声音清亮。她特意用身体挡住门框上用德文写的医疗守则——那是去年德国医生留下的。

领头的国军排长眯起眼睛:"李医生?我们接到举报,说这里有共党伤员。"

"伤员就是伤员。"林婉珍端着消毒盘走出来,盘中手术器械叮当作响,"按日内瓦公约,交战双方都应保护医疗人员。"

排长一把推开她们就要往里闯。李玉兰突然高声道:"王排长!你腿上的伤疤还疼吗?去年在柳州,是谁给你取出的弹片?"

排长的脚步顿住了。他下意识摸了摸右腿,脸色阴晴不定。

"要查就查吧。"李玉兰侧身让路,"不过提醒各位,里间是传染病隔离区,正在治疗三个疑似肺结核的伤员。"里面传来不停咳嗽的声音。

士兵们闻言都往后退了一步。排长硬着头皮说:"那...那就查查外伤病房!"

竹楼里,十几个"重伤员"正躺在病床上**。他们**的伤口触目惊心——有的是腐烂的枪伤,有的是深可见骨的刀伤,还有两个截肢的。

"这些...都是什么人?"排长声音发虚。

"有国军,有百姓,也有你们说的'**'。"李玉兰平静地说,"在我眼里,他们都是需要救治的中国人。"

林婉珍适时地掀开一个伤员的被单,恶臭的伤口顿时让几个士兵干呕起来。

"报告!后山发现血迹!"一个士兵跑来报告。

李玉兰心头一紧——那是今早转移重伤员时留下的。林婉珍突然笑了:"那是我们丢弃的带血绷带。怎么,国军现在连医疗垃圾都要管?"

排长脸色铁青:"李医生,令兄李队长正在山下。若他知道你..."

"我哥最清楚我的为人。"李玉兰直视对方,"需要我现在就下山见他吗?"

这句话让排长进退两难。谁都知道李奇山最疼爱这个妹妹,若真闹大了…

"排长!团部急电!"通讯兵气喘吁吁跑来,"日军偷袭三号阵地,命令我们立即回援!"

士兵们顿时骚动起来。李玉兰趁机递上一包止血粉:"带着吧,战场上用得着。"

排长深深看了她一眼,终于挥手:"撤!"临走时,他突然低声道:"李医生,三天后还会有人来查...保重。"

待马蹄声远去,林婉珍腿一软靠在门框上。李玉兰迅速拉响檐下的铜铃——这是解除警报的信号。密道里的游击队员们陆续返回,而真正的重伤员们,此刻正安全地藏在后山的岩洞里。

"准备转移。"李玉兰解开染血的白大褂,"**不会善罢甘休。"

林婉珍望着山下的方向:"你哥他..."

"各为其主罢了。"李玉兰的声音轻得像叹息,"继续救人,就是我的立场。"

暴雨连下了三天,临时医疗站里的霉味混着血腥气,让李玉兰每次呼吸都觉得肺里沉甸甸的。她蹲在药架前清点所剩无几的药品,手指在清单上微微发抖——盘尼西林只剩最后五支,而重伤员有十七个。

"李医生,又送来三个。"林婉珍掀开草帘,白大褂上溅满泥浆,"两个游击队的,一个国军的,都是腹部中弹。"

李玉兰立刻抓起医药箱:"哪个最严重?"

"国军那个。"林婉珍压低声音,"但药不多了,是不是先..."

"按伤情来,不分番号。"李玉兰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这是她三个月前从延安带来的原则,也是她和**军医处屡次冲突的根源。

医疗站外,担架上的国军士兵已经休克,军装上的血渍被雨水晕开,像一朵狰狞的花。李玉兰剪开他的衣服,子弹在肝脏附近,必须立刻手术。

"准备麻醉。"她头也不抬地说。

"李医生!"一个穿国军制服的医官突然闯进来,胸前别着军医处的铜章,"这药你不能用!"

李玉兰的手停在半空:"王医官,这位士兵需要立即手术。"

"盘尼西林要优先供应国军野战医院。"王医官冷笑,"上面的命令,共党伤员一律用磺胺。"

帐篷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林婉珍猛地站起来,手里的剪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这里没有共党国军,只有伤员。"李玉兰一字一顿地说,同时迅速将麻醉剂注入伤者手臂,"婉珍,准备手术。"

王医官脸色铁青:"李玉兰!你别以为有教会背景就能..."

"出去。"李玉兰已经戴上橡胶手套,"要么帮忙,要么别妨碍我救人。"

手术持续到深夜。当李玉兰缝完最后一针,发现林婉珍还站在帐篷角落,手里攥着那条染血的游击队红布条——她一直用来给游击队员做标记的。

"你又要说我不该救他。"李玉兰疲惫地摘下口罩。

林婉珍的眼睛在油灯下亮得吓人:"今天送来的两个游击队员,因为没用上盘尼西林,伤口感染了。"她举起手里空了的药瓶,"最后三支磺胺,效果差一半。"

"我知道。"李玉兰拧开酒精瓶,清洗手术器械,"但那个国军士兵才十九岁,他也有父母在等他回家。"

"可我们的同志呢?"林婉珍突然提高声音,"上周被**特务打伤的小陈,今早死了!就因为王医官扣下了我们的止血钳!"

李玉兰沉默了。她想起小陈苍白的面容,那孩子临死前还问她:"李医生,杨队长他们去打鬼子回来了吗?"

"我们得分头行动了。"李玉兰突然说。

林婉珍愣住了:"什么?"

"你带重伤的游击队员转移到老熊沟,那里有苗人的山洞医院。"李玉兰从药箱底层取出一张地图,"我留下来继续应付军医处,能救一个是一个。"

"你疯了?王医官他们迟早会对你下手..."

"所以你要尽快走。"李玉兰抓住林婉珍的手,"明天军医处要检查药品库存,发现短缺会封站。今晚就转移,走猎户小道。"

林婉珍的手在发抖:"那你怎么办?"

"我是这里主治医生,他们不敢把我怎么样。"李玉兰勉强笑了笑,"再说,总要有人留下来照顾那些国军伤兵。"

帐篷外突然传来引擎声。两人同时噤声,李玉兰悄悄拨开一条缝隙——三辆国军卡车停在医疗站外,王医官正和几个军官说着什么,不时指向医疗帐篷。

"来不及了。"李玉兰迅速塞给林婉珍一个布包,"这是剩下的盘尼西林和手术工具,从后门走,去找盘木岩。"

林婉珍没动:"咱们得一起走。"

"不行,得有人拖住他们。"李玉兰已经开始大声整理药架,制造响动,"记得教你的苗语口令吗?"

"记得,可是..."

"走!"李玉兰推了她一把,"告诉杨振邦,药品的事我会想办法。"

林婉珍最后看了她一眼,弯腰钻进帐篷后的排水沟。几乎同时,王医官带着两个持枪士兵闯了进来。

"例行检查!"王医官环视帐篷,"怎么就你一个人?那个林护士呢?"

李玉兰慢条斯理地记录病历:"去溪边洗绷带了。要派人去叫她吗?"

王医官狐疑地盯着她,突然掀开病床间的隔帘。空荡荡的床位整齐排列,只有三个国军伤员在**。

"奇怪,听说今天收了两个共党伤员?"

"死了。"李玉兰面不改色,"破伤风,没药。"

王医官凑近她,呼出的热气带着蒜味:"李医生,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在玩什么把戏。上面已经下令,所有医疗队必须登记造册,私藏药品...可是通敌罪。"

李玉兰直视他的眼睛:"需要我现在写辞职报告吗?正好国际医疗队一直催我去那边。"

对峙间,外面突然响起急促的哨声。一个士兵冲进来:"报告!东边山林发现共党活动!"

王医官脸色一变,匆匆带人离开。李玉兰数到一百,确认国军的车开远后,立刻冲向溪边——林婉珍应该还没走远。

她在溪水转弯处找到了林婉珍,后者正指挥游击队员把伤员抬上竹筏。月光下,那些年轻或苍白的脸庞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深山。

"他们发现异常了。"李玉兰气喘吁吁地帮最后一名伤员固定担架,"天亮前必须过野猪岭。"

林婉珍突然抱住她,力道大得惊人:"跟我一起走,玉兰,这里太危险。"

李玉兰轻轻摇头:"我的战场在这里。"她从脖子上取下那条子弹壳项链,"带给赵仁狄,告诉他...算了,什么都不用说。"

竹筏即将离岸时,远处突然传来枪声。林婉珍本能地扑倒伤员,李玉兰则转身挡在竹筏前——如果子弹飞来,她会第一个中弹。

但枪声很快停了,取而代之的是苗人特有的唿哨。盘木岩带着五个猎人从树林中钻出,手里提着刚缴获的步枪。

"黄志雄的探子。"盘木岩踢了踢地上的尸体,"我们解决了三个,跑了一个。"

李玉兰的心沉了下去:"你们得立刻出发。"

林婉珍站在竹筏上,月光照亮她脸上的泪痕。两个女人隔着溪水对望依依不舍。

"等打跑了鬼子..."林婉珍的声音被水声冲得断断续续。

"一起去桂林看漓江。"李玉兰笑着接完这句话,就像一对恋人的约定。

竹筏顺流而下,很快消失在夜色中。李玉兰站在原地,直到第一缕阳光照在脸上。她转身往回走,白大褂的口袋里还装着最后一样东西——从药箱偷藏的半盒盘尼西林。

医疗帐篷前,王医官正带着人清点药品。李玉兰深吸一口气,换上那副他熟悉的、略带傲慢的表情走了过去。

"王医官,我想我们需要谈谈药品分配的问题..."

小说《被遗拾的时光》 被遗拾的时光第18章 试读结束。

被遗拾的时光
被遗拾的时光
逸品芳华/著| 都市| 连载中
《被遗拾的时光》是一部跨越时空与命运交织的都市生活小说,讲述了杨振邦李玉兰赵仁狄在逸品芳华的笔下经历的壮丽冒险。杨振邦李玉兰赵仁狄身负重任,必须穿越不同的时代,寻找神秘的宝物并阻止邪恶势力的复活。这部小说充满了历史、谜团和感人的故事,李玉兰上次同王医官交代药品分配的情况后,心里忐忑不安。虽然上次没有被发现偷偷将药品送往游击队。晚上,李玉兰将药柜的铁门重重关上,发出“哐当”一声响。她盯着手中的...将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令人陶醉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