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灵武文学网!

小说首页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库 > 言情 > 废后当天,敌国铁骑踏破了城门 > 废后当天,敌国铁骑踏破了城门精选章节

废后当天,敌国铁骑踏破了城门精选章节

极道无界 2025-07-02 11:58:23

1凤印碎,国恩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沈氏,出身将门,悍妒成性,不修妇德。

入宫三载,上不敬太后,中不睦妃嫔,下不恤宫人。今有贵妃苏氏怀有龙裔,沈氏心生恶念,

以毒糕点构陷,罪证确凿。此等毒妇,实难承国母之重任。朕念及沈家曾有护国之功,

从轻发落。即日起,褫夺皇后宝册与凤印,废为庶人,迁入冷宫,终身不得出。钦此。

”尖细的太监声音,像一把淬了毒的锥子,一字一句,凿进我的耳朵里。

我跪在坤宁宫冰冷的地砖上,穿着那身早已被我磨平了所有华丽刺绣的皇后常服。殿外,

是苏婉儿若有似无的抽泣声,和萧景琰——我的夫君,大梁的皇帝——温声的安抚。

“婉儿别怕,朕在这里,再无人能伤你和我们的孩子。”多么可笑。我,沈微,

镇国大将军沈策的独女。三岁习武,十岁上马,

十五岁便跟着父亲在雁门关外抵御北狄的铁骑。我手中的长枪,饮过北狄王子的血。

我身上的伤疤,每一道都是大梁的军功章。三年前,我爹战死沙场,

临终前将三十万沈家军的兵符与我,一同托付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萧景琰。他说:“微儿,

爹护不住你了。往后,让景琰护着你。你也要放下刀枪,学着做一个温柔的妻子,

辅佐他成为一代明君。”于是,我卸下戎装,换上红妆,十里红妆嫁入东宫。

我将兵符交给他,将我的后背交给他,天真地以为,他会是我一生的倚靠。我学着刺绣烹茶,

学着宽厚待人,学着将那一身杀伐之气尽数收敛,只为做他口中“温婉贤淑”的皇后。

可我忘了,兔子窝里,容不下一头猛虎。即便这头猛"虎,已经自己拔掉了爪牙。“沈氏,

接旨吧。”传旨太监李德全皮笑肉不笑地将那卷明黄的圣旨递到我面前。我没有动,

只是抬起头,目光越过他,看向殿门口相携而立的那对璧人。萧景琰身着龙袍,面容俊朗,

可那双曾经只盛满我影子的星眸,此刻却写满了厌恶与不耐。他怀里的苏婉儿,

穿着一身流云水袖的白衣,小腹微微隆起,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她就是用一块她自己宫里做的,又自己“吃”下去的桂花糕,扳倒了我这个皇后。

那桂花糕里有微量的红花,对常人无碍,对孕妇却极为凶险。而整个皇宫,人人都知道,

我最爱吃的,就是坤宁宫小厨房做的桂花糕。人证、物证,一应俱全。

就连我宫里一个我亲手提拔上来的掌事宫女,都跪在萧景琰面前,哭着指认是我授意。

百口莫辩。或者说,萧景琰根本不想让我辩。他只是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废掉我,

好为他心尖上的人和她肚子里的“长子”腾位置的理由。“沈微,你还在等什么?

难道要朕亲手把这道旨意塞进你手里吗?”萧景琰的声音里满是冰冷的怒火,“你的心,

怎么能这么毒!”我缓缓站起身,膝盖早已麻木,可我的脊背,依旧挺得笔直。

这是我爹教我的,沈家人,可以流血,可以死,但脊梁不能弯。我一步一步,走到他们面前。

苏婉儿吓得往萧景琰怀里缩了缩,颤声道:“姐姐,你……你要做什么?陛下,

救我……”萧景琰立刻将她护在身后,对我怒目而视:“沈微!你还想行凶不成?!

”我看着他紧张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三年的宫廷生活,是一场漫长而滑稽的笑话。我笑了,

不是冷笑,也不是苦笑,而是发自内心地笑出了声。“行凶?”我看着苏婉儿,“就凭她?

也配我动手?”我的目光转向萧景琰,一字一句地问:“陛下,你真的以为,一块桂花糕,

就能扳倒我沈微?”他愣住了。我继续说:“你以为,我若真想让她和她肚子里的孽种消失,

需要用这么愚蠢的法子?你以为,这坤宁宫上下,乃至整个后宫,我若想掌控,

会是谁能翻出浪花来的地方?你以为,我沈微这双手,只会做女红,不会扭断人的脖子吗?

”我的声音不大,却像冰珠子一样砸在殿内每个人的心上。苏婉儿的脸瞬间煞白,

连哭都忘了。萧景琰的脸色,从震惊,到羞恼,最后化为滔天的怒意。“放肆!

”他一耳光扇了过来。我没有躲。**辣的疼痛在脸颊上炸开,嘴角尝到了一丝血腥味。

这一巴掌,彻底打碎了我对他最后的情分。也打醒了我。我沈微,

从来都不是什么温婉贤淑的皇后。我是雁门关城墙上,顶着风雪,

一站就是三天三夜的女将军。“好,好一个放肆。”我舔了舔嘴角的血,眼神平静得可怕,

“萧景琰,你听着。”“从今日起,你我君臣之义已尽,夫妻之恩已绝。”我伸手,

从发髻上拔下那支象征着皇后地位的九尾凤簪,毫不犹豫地折成两段,扔在地上。然后,

我转身走向殿内的供桌,那里,放着皇后的金册与凤印。我拿起沉甸甸的纯金凤印,

在萧景琰惊愕的目光中,高高举起,然后狠狠砸向地面!“铛——”一声巨响,

伴随着金器碎裂的悲鸣。坚硬的凤印被我用巧劲砸在桌角,竟被磕掉了一块,

裂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沈家给你的天下,你守不住。我这个皇后,你也配不上。

”“从此,大梁的江山,是兴是亡,与我沈微,再无干系。”“我的剑,不会再为你而出鞘。

我的人,不会再为你而流血。”说完,我头也不回地朝殿外走去。“拦住她!给朕拦住她!

”萧景演气急败坏地嘶吼着。侍卫们涌上来,却在我冰冷的眼神扫过时,

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他们握着刀的手在抖。他们或许忘了我是皇后,但他们没忘,

我是那个曾经在演武场上,单枪匹马挑翻了他们所有统领的女将军沈微。

我畅通无阻地走出了坤宁宫。身后,是萧景琰的咆哮,是苏婉儿的惊呼,

是器物被砸碎的声音。我一步步走向那座皇宫里最偏僻、最阴冷的院落——冷宫。天,

阴沉沉的,像是我此刻的心情。风,吹起我散乱的头发,带着一丝边关才有的凛冽。

我忽然觉得无比轻松。好像卸下了一副沉重了三年的枷锁。废后?不。这是我的新生。

2冷宫月,边关雪冷宫的日子,比我想象的还要不堪。院子里杂草丛生,屋子破败漏风,

分到的被褥散发着一股霉味。每日的餐食,是馊掉的馒头和一碗能照出人影的清汤。

看守的太监和宫女,都是些被主子厌弃、心里憋着怨气的。从前见了我都要跪地磕头的奴才,

如今敢对着我的窗户吐口水,用最污秽的言语辱骂我。

他们说我是“不下蛋的母鸡”、“善妒的毒妇”。我不在乎。唯一让我挂心的,

是我从娘家带来的贴身侍女,青鸾。她哭着喊着要跟我一起来冷宫,被我一巴掌打醒了。

“跟着我,只有死路一条。活下去,找机会出宫,回我沈家老宅,那里还有忠仆。

”我冷着脸对她说。我知道她懂我的意思。沈家虽然只剩下一些旁支和老仆,但根基还在。

只要她能出去,我就能知道外面的消息。果然,在我被关进冷宫的第五天,

一个负责倒泔水的小太监,偷偷塞给了我一个还带着余温的肉包子。包子里面,

藏着一张小小的纸条。字是青鸾的字迹,上面只有两行话:“苏氏封为皇贵妃,协理六宫。

帝大喜,大赦天下。”“雁门关外,北狄集结三万兵马,似有异动。”我看完,

将纸条凑到油灯上烧成灰烬,然后面无表情地吃掉了那个肉包子。苏婉儿的手段,果然高明。

废后之后立刻封妃,显示恩宠。再借着“龙裔”的名头,让萧景琰大赦天下,收买人心。

一时间,朝野内外,恐怕都在称颂她的贤德和陛下的仁慈。谁还会记得,

有一个叫沈微的废后,被扔在了冷宫里自生自灭?可雁门关……我的心,

还是不可抑制地揪了一下。那里,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那里的每一寸土地,

都洒过我沈家军将士的鲜血。北狄的王,赫连勃。一个雄才大略,又狡诈如狐的男人。

我和他交手不下十次,深知他的可怕。他绝不会无缘无故地集结兵马。三万兵马,只是前菜。

他是在试探。试探我沈微不在了的雁门关,还是不是那座让他们闻风丧胆的钢铁雄城。

试探他萧景琰的朝廷,还有没有能打的将领。我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雁门关的地形图,

以及北狄最可能的三条进攻路线。不行,沈微,你已经不是皇后了。大梁的死活,与你无关。

我一遍遍地告诫自己。日子一天天过去。冷宫的饭菜越来越差,冬日将至,

却迟迟没人送来御寒的木炭。我开始在夜里被冻醒。青鸾的消息,每隔几天会来一次。

“朝中为派谁去雁门关增援之事,争吵不休。兵部尚书举荐宿将王老将军,被陛下驳回,

言其年迈。”“苏贵妃兄长,苏文斌,于朝堂之上自请出征。其人从未上过战场,

陛下却大加赞赏,封为平北将军,不日将率五万禁军驰援。”看到“苏文斌”三个字,

我险些笑出声。一个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纨绔子弟,一个连马都骑不稳的草包,

要去平定北狄?萧景琰,你真是疯了。他不是疯了,他是被权力和苏婉儿的枕头风,

蒙蔽了心智。他忌惮我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将门,宁愿用一个废物,

也不愿用一个能打仗的老将。因为老将有威望,有自己的部曲,他怕他们功高震主。

而苏文斌,是他心**的兄长,是“自己人”,好控制。他以为打仗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那五万装备精良的禁军,怕是要给北狄送人头去了。我的心,像被泡在冰水里一样,

一点点地冷下去。我不再关心雁门关的消息。我开始学着那些冷宫里的“前辈”一样,

在墙角种菜,在雨天接水,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我要活着。活着看萧景琰和他的大梁,

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这天夜里,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我蜷缩在冰冷的床板上,

身上盖着那床破烂的棉被,依旧冻得瑟瑟发抖。就在我迷迷糊糊,以为自己快要冻死的时候,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我警惕地睁开眼。一个高大的身影,披着一身风雪,

逆着光站在门口。是萧景琰。他穿着一身玄色的常服,外面罩着一件名贵的黑狐裘。

他似乎也没想到屋里这么冷,进来时打了个寒颤,眉头紧紧皱起。“你就住在这里?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惊愕。我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坐起身,

用被子将自己裹得更紧。他挥退了跟在身后的李德全,自己走到那张缺了腿的桌子边,

看着桌上那碗已经结了薄冰的清粥,脸色愈发难看。“奴才们就是这么伺候你的?

”他猛地回头,眼中怒火燃烧,“朕只是废了你,不是要你的命!”我终于开了口,

声音因为许久不说话而有些沙哑:“陛下不就是想要我的命吗?只是想让我死得慢一点,

痛苦一点罢了。”“你!”他被我堵得哑口无言。殿内陷入了死一样的寂静,

只有窗外呼啸的风雪声。过了许久,他才重新开口,语气缓和了一些:“微儿,外面下雪了。

朕记得,你最怕冷。”我心头一刺。是啊,我怕冷。因为我曾在雪地里埋伏三天三夜,

差点冻掉一双腿。从那以后,一到冬天,我的膝盖就会钻心地疼。这件事,只有他和爹知道。

爹死了,而他,也已经忘了。或许不是忘了,只是懒得再装了。“陛下有事直说,

不必拐弯抹角。”我冷淡地回应。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随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苏文斌……出征了。朕来告诉你一声。”“哦。

”我淡淡地应了一声。我的冷漠,显然激怒了他。“沈微,你这是什么态度?朕在跟你说话!

”他提高了音量,“难道你就一点都不担心边关的战事吗?

那可是你父亲和你战斗了一辈子的地方!”“担心?”我抬起眼,直视着他,

“我以什么身份担心?废后?庶人?还是一个在你眼里,会给怀有龙裔的贵妃下毒的毒妇?

”“我……”他再次语塞。“陛下,”我一字一顿地说,“您忘了,我已经被废了。

大梁的江山社稷,与我这个庶人无关。苏将军英明神武,又有陛下您的信任,区区北狄,

何足挂齿?我在这里,预祝苏将军旗开得胜,早日凯旋。”我的话,句句都是恭维,

可听在萧景琰耳朵里,却比任何嘲讽都刺耳。他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猛地一拂袖子。

“不可理喻!”他扔下这句话,转身就走。走到门口,他又停下脚步,没有回头,

只是冷冷地说:“沈微,你别后悔。没有你,我大梁一样固若金汤。没了沈家,

朕照样能坐稳这江山!”门被重重地甩上,震落了屋顶的几片尘土。我看着那扇紧闭的门,

许久,才缓缓地躺下。后悔?萧景琰,该后悔的人,是你。我拉过被子,蒙住头。眼角,

一滴滚烫的泪,终于无声地滑落,瞬间被冰冷的空气冻结。3烽烟起,

国门危苏文斌出征的阵仗,搞得比皇帝出巡还要大。青鸾在下一次的纸条里,

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那天的场景。“平北将军身披金甲,骑着高头大马,率五万禁军出城。

百姓夹道欢送,苏贵妃亲至城楼,为其兄长践行,泪洒当场,帝亲慰之。京中盛传,

此乃兄妹情深,忠君爱国之典范。”我看着纸条上的字,

都能想象出苏婉儿那副楚楚可怜又深明大义的模样。她这一哭,

不仅坐实了她兄长的“忠勇”,还顺便彰显了自己“为国舍亲”的无私。

真是好一出完美的戏码。萧景琰大概被她感动得一塌糊涂,觉得自己的选择英明无比吧。

可他们都忘了,打仗,靠的不是演戏。北狄的铁骑,也不会因为你哭得好看,就放下屠刀。

果不其然,半个月后,第一封战报传回了京城。不是捷报,而是惨败的凶信。

“苏文斌率军至雁门关外,不听老将劝阻,执意冒进,中了北狄的埋伏。五万大军,

折损近半,被困于‘一线天’峡谷。”这个消息,是青鸾冒着极大的风险送进来的。据说,

萧景琰在收到战报后,当场就砸了御书房里最名贵的一方砚台,并下令**。

可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封锁得住。一时间,京城里人心惶惶。

那些前不久还在吹捧苏文斌“少年英才”的朝臣们,立刻换了一副嘴脸,

纷纷上书弹劾他“轻敌冒进,致使王师受挫”。萧景琰焦头烂额。他一面要安抚朝臣,

一面又要想办法去解救他那个不成器的大舅子。而苏婉儿,这次没再哭了。她跪在养心殿外,

长跪不起,说是要替她哥哥赎罪。萧景琰自然是舍不得的。他不仅没有降罪于苏家,

反而下旨安抚,说是胜败乃兵家常事,让苏贵妃好生休养,莫要伤了龙胎。

多么感天动地的爱情。我听着这些从宫外传来的只言片语,心中没有丝毫波澜。这一切,

都在我的预料之中。苏文斌被困,雁门关的守军必然要分兵去救。如此一来,

本就兵力紧张的雁门关,防守将更加薄弱。赫连勃真正的大军,恐怕就快要兵临城下了。

又过了十天,第二封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京城的上空。

“雁门关守将张桐,率兵救援苏文斌,中途遭遇北狄主力,全军覆没,张将军力战殉国。

”“北狄大将赫连勃,亲率十万铁骑,已兵临雁门关下!”“雁门关告急!雁门关告急!

”这封战报,再也捂不住了。整个京城都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雁门关,

那是大梁的北大门,是大梁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雁门关被破,

北狄的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直捣黄龙。朝堂之上,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主战派和主和派吵得不可开交。主和派认为,如今国中无大将,不如遣使议和,割地赔款,

以求自保。主战派则痛斥主和派是卖国贼,主张倾全国之力,与北狄决一死战。可问题是,

谁去战?朝中那些养尊处优的将军们,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有的说自己年迈体衰,

有的说自己旧伤复发,谁也不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萧景琰坐在龙椅上,

听着下面群臣的争吵,一张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终于意识到,他引以为傲的朝堂,

不过是一群只会耍嘴皮子的废物。他也终于意识到,他曾经不屑一顾的将门,

才是支撑这个国家的脊梁。可是,晚了。就在朝堂乱作一团的时候,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臣,

颤颤巍巍地出列,跪倒在地。是太傅,林文正。三朝元老,也是我父亲的至交好友。“陛下!

”林太傅老泪纵横,“事到如今,能救大梁,能守住雁门关的,只有一人!

”萧景琰的眼睛里,瞬间迸发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太傅请讲!是哪位栋梁之才?

”林太傅抬起头,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那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又不敢提及的名字。

“废后,沈微!”这三个字一出,整个太和殿,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

都齐刷刷地看向了龙椅上的萧景琰。他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无比复杂。有震惊,有难堪,

有挣扎,还有一丝被说中心事的狼狈。是啊,沈微。那个被他亲手废黜,关进冷宫的女人。

那个他曾经以为,不过是个仗着父兄军功,才坐上后位的善妒女子。可现在,

所有人都告诉他,只有这个他最看不起的女人,才能救他的江山。这是何等的讽刺。

青鸾送来的纸条上,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陛下闻言,沉默良久。有御史出言反对,

说废后乃戴罪之身,岂能执掌三军。林太傅怒斥之,言‘国之将亡,

还在计较这些繁文缛节吗!’。最终,陛下未置可否,只说‘容朕三思’,便匆匆退朝。

”容朕三思?他在思什么?是思他那可怜的帝王颜面,还是在想,该如何拉下脸来,

求我这个被他弃之如履的废后?我将纸条烧掉,走到窗边,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破窗。

小说《废后当天,敌国铁骑踏破了城门》 废后当天,敌国铁骑踏破了城门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APP阅读

章节X

废后当天,敌国铁骑踏破了城门精选章节

设置X

保存 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