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灵武文学网!

小说首页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库 > 穿越 > 穿越1952年成婴儿开始变强 > 第7章

第7章

推书小鱼 2025-07-04 09:22:53

更何况,傻柱只有十七岁而已——比我还小三岁。

听到这里秦淮茹皱眉道:“我总见傻柱最近常和刘慧珍一家走得很近,难道是她给支了什么招吗?”

“别瞎猜!”

贾东旭反驳道,“那次的考核消息,只有厂里的老师傅和少数老工人清楚。

外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况且像刘慧珍这样不识字的能帮得上多少忙?她要是有能力搞这么多名堂,又怎么会过着这样的日子!”

秦淮茹不服气地说:“那就是傻柱一时心血来潮,好运呗。”

每当想起那沉甸甸的饭盒,她就很眼热。

于是抱起她的儿子棒梗,心想着等将来孩子再大点,可以试着跟他家多亲近些,或许能顺些饭盒回来享受。

秦淮茹其实很想参与竞争,不过由于顾及贾东旭名声以及他对这些机会的在乎,只好作罢,徒然眼馋那些饭盒。

而在阎埠贵家里杨瑞华看着刘慧珍带孩子们出去:“老头,你瞧那刘慧珍,这个时间带上几个孩子去哪儿啊?她在城里面也没特别熟的朋友不是吗?”

阎埠贵回答:“当年老沈还在时,天天盼儿子。

如今估计是有儿子了吧,可能在炫耀呢!不过我觉得傻柱那事儿不大对劲,这么轻易当上了厨班长,薪水甚至高过了我!”

杨瑞华接口:“这孩子从小就被何大清师傅**厨房手艺,个头不高时就能站板凳上做饭,所以这也很自然。”

阎埠贵不解地说:“可是老易怎么就没有搅和这事儿?按道理他不应该想看到傻柱发展得太快!”

杨瑞华则推测:“说不定是街坊或者轧钢厂里的某些势力帮忙了,反正不会是刘慧珍。”

整个院子里大家都在揣测这次傻柱晋升的原因,没人怀疑到是刘慧珍的作为,给她留下了低调成长的空间。

沈援朝对此很是满意,四合院内最好保持低调、深藏不露,这样看热闹才是最妙的!他觉得一旦卷入其中反而会麻烦重重。

而这一切的变化,并非是因她刻意造成的,她自己都不知道由于自己的行动搅乱了一些固有局势。

目前,刘慧珍带着沈援朝与妹妹一同来到扫盲班。

扫盲班教师向刘慧珍询问了下她的识字状况后,就开始教授刘慧珍基础的速成文字法:

“黑夜里天上升起了星星;写字如灯光照亮前路;‘学习’两字清晰印在心间……”

(*此处歌词取自经典中文革命时期儿歌《劳动最有光》,并非原作品)

扫盲班传来的是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随后大家开始集中注意力,今日的主题是苏成的速成识字法。

这种创新的识字方法在沈援朝前世就有所闻,然而他从未亲自经历过这一过程。

这确实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不小的奇迹!

老师强调:“要学习汉字,我们必须先掌握注音符号,借助它们学习拼音认字,这样每天能学会数百个新字。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来认识这些特殊的注音符号......”

当下的注音方式并不是现代的汉语拼音,而是一些曲线和折角组成的字符。

诸如: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具体读音如下:ㄅ(b),ㄆ(p),ㄇ(m),ㄈ(f),ㄉ(d),ㄊ(t),ㄋ(n),ㄌ(l),ㄍ(g),ㄎ(k),ㄏ(h),ㄐ(j),ㄑ(q),"x(x),ㄓ(zh),ㄔ(ch),ㄕ(sh),ㄖ(r),ㄗ(z),ㄘ(c),ㄙ(s)以及韵母与声调:ㄧ(yi),ㄨ(wu),ㄩ(yu),ㄚ(a),ㄛ(o),ㄜ(e),ㄝ(ê),ㄞ(ai),ㄟ(ei),ㄠ(ao),ㄡ(ou),ㄢ(an),ㄣ(en),ㄤ(ang),ㄥ(eng),ㄦ(er)。

这是1913年在注音统一会议后定稿,并于1918年由北洋**教育部公布推行的一种标准注音系统,直到1958年中国官方正式发布汉语拼音方案以前广泛使用。

这个系统大大促进了汉字的正确认读及普通话的教学普及,尤其对弯弯地区小学生初期识字时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对于刚开始接触汉字书写的孩童来说,这些复杂的符号犹如天上的星辰般遥远难懂。

可是,刘慧珍心中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她坚定着学写字的目的性,毕竟王主任曾经说过:“只要学会了识字就可以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因此无论多艰难都要全力以赴!

刘慧珍特意借了一些纸张与文具工具,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所有的符号以便反复练习。

尽管第一晚只能记下来屈指可数的五个生字,但这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

“感谢老师的指导!回到家后我一定还会继续刻苦钻研,明天若遇到困难再来请教您!”

她边说边小心翼翼地收藏起这张珍贵的纸条,并准备回家。

“小援朝,楚楚,甜甜”

,她一边喊着孩子们的名字一边带着她们往家赶去。”

尽管年纪尚幼,沈幼楚和沈幼甜姐妹俩也知道到了7岁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学读书的美好愿景。

对于今晚虽然进度不大但已尽力而为之的努力过程都感到十分满意。

当天,当刘慧珍带着孩子们回到院子中,正好遇到院里的所有人**起来听王主任宣布一则关于全院动员清洁消毒的重大事宜:“各位居民请注意了!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每一户都不再存留老鼠,并清理干净门口堆积的杂物,填平路途不平整的地面,确保达到公共卫生安全标准。”

这项活动是为即将到来的大范围卫生运动做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灭鼠行动,保证每家门口没有老鼠的同时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以提升大众的卫生健康水平并且破坏敌人可能发起的细菌作战企图。

易中海:“王主任,您放心吧,我们会把卫生打扫得一尘不染,绝对不会掉链子!”

王主任:“嗯,你们这院子一向让人省心,特别是秦淮茹家里,看那收拾得多整洁。

大家都应该好好向她学习。”

秦淮茹不禁挺直了腰板。

贾东旭因为自己的妻子能干,也觉得面子上光彩不少。

只有傻柱心里犯嘀咕:如果自己有个这样温柔又能干的老婆就好了!

王主任接着说道:“咱们公事谈完了,再来谈谈私事儿。

慧珍啊,你家援朝上户口这事有点麻烦。

原本可以直接上的,但因为你家老沈去世了,他的户口被注销了。

要是想让援朝落在这儿,就得把你和孩子们的农村户口迁过来。”

听到这里,四合院里的街坊邻居们都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聋老太太突然眼睛一亮,“看来要重新找个好人家给这孩子了!”

贾张氏也插嘴说:“可不是嘛,刘家连正式工作都没有,真放弃农村户口,一家老小吃什么呢!”

其实现在农村生活比城市更稳定,城市户口对于他们吸引力并不大。

不过躺在那里的沈援朝却两眼放光——他正为这个户籍烦恼呢!如果能收养他,就必须把户籍迁到城里面来。

他相信刘慧珍肯定会选择把农村户籍放弃的,果然,只见刘慧珍咬咬牙说道,“王主任,那按你说的办吧,我和孩子的户口都迁到这里!”

易中海则急忙出声提醒道,“刘慧珍啊,这迁户籍可是大事儿。

如今,就算日子不宽裕至少还有一点口粮维持着。

要是失去土地,以后带着三个孩子你一个女人怎么养?而且院子里大家的日子过得也紧巴巴的,帮不上多大忙。

所以我的意思是:别收养了,放弃吧!我话说到这份上也是怕将来出问题没人帮你。”

言下之意是不要轻易做此决定。

刘海忠也在旁敲边鼓:“是啊,慧珍姐,易哥说得对,农村户籍是一家人的生存根本。

你要考虑清楚,放弃了以后,你怎么养活几个孩子。”

阎步贵没有言语,但他内心却盼望刘慧珍放弃农村户口和那份临时工机会。

这样如果将来她在城里过不下去的话就可能会低价**房子,那时他就有机会低价收购了。

贾张氏更是满脸幸灾乐祸地想着。

此刻连秦淮茹和贾东旭看着刘慧珍的时候也有些许幸灾乐祸的心情,因为他们明白刘慧珍没有正式工作,在这点上她无法像拥有工作单位的人那么自如选择离开农村。

尽管如此,刘慧珍还是坚定地说:“我已经决定好了,王主任,请帮我们全家的户口都迁进来吧!只要我还有一口吃的,就能让这几个孩子健康长大。”

王主任听后点点头,“行啊,我明天会处理好这件事,办好后你就直接来取新户口本。”

而住在四合院的邻居都觉得没有了耕地,刘慧珍日后将陷入困境,然而王主任并没有这般悲观,相反,自从刘慧珍开始全身心投入救济站的工作,并积极参与扫盲班的学习,她的评价很高。

考虑到这些积极的因素,王主任还是支持刘慧珍的做法,毕竟,新中国的成立初期正是需要识字的人。

另外,她也希望援朝能在刘家得到温暖的家庭环境。

在小床车上的沈援朝虽然还不能开口说话,但若他能够表达心声的话,一定会开心不已:感觉自己的运势不错。

他之前正因户籍困扰,没想到解决方法就这么快出现了——收养他的唯一途径便是把全家迁进城内,这样一来,他与两位姐姐也能正式成为北京居民了。

而且只要刘慧珍努力读书和找到工作,一切都会越来越顺利。

在原著中,秦淮茹刚嫁进城时其实有机会改变命运,只要她积极参加扫盲班和义务劳动,提升自身觉悟。

这样,在她初入四合院时,就有可能找到一份工作,让自己和孩子都能享受到供应粮的福利。

遗憾的是,秦淮茹将聪明才智都用在算计上,没有往正道走。

如今,秦淮茹还和其他四合院的人嘲笑刘慧珍为了沈援朝放弃农村户口是个不明智的选择。

但沈援朝坚信,到了明年冬天,这些人不仅笑不出来了,还会哭出来。

特别是秦淮茹,除了贾东旭,全家人都还是农村户口。

刘慧珍已把沈幼楚和沈幼甜的相关资料交给王主任,并带着她们回家。

到家后,刘慧珍先给沈援朝熬了一碗米糊,喂完之后才开始打扫屋子。

躺在床上的沈幼楚和沈幼甜托着腮仔细端详弟弟:

“弟弟的脸真白呀!”

“弟弟的眼睛好大!”

“摸摸看,被褥有没有湿?”

沈援朝一脸无奈地任由两个姐姐摆弄。

折腾得他心烦,索性翻身翻到了一边。

可这么一翻,身上的被子掉了下来。

“啪”

的一声,**也不干净了。

刘慧珍笑着说:“天凉快,要给弟弟盖好被子,别着凉了!”

然而沈援朝依然继续翻身:

我翻!我再翻!

婴儿期:成长任务——翻身上千次。

完成情况:30/1000

终于累坏了,沈援朝很快入睡,在梦中感觉自己被两只章鱼牢牢缠住,难以挣脱。

现实中,他被三岁大的姐姐们搭着小胳膊小腿。

好在两位姐姐营养不良体重轻,否则会把他压垮。

第二天破晓,王主任早早来到了街道办事处查看文件。

自从八月以来,随着新市长推行六项运动:爱国增产节约、爱国卫生、扫除文盲、建设市政等运动。

基层工作人员每日繁忙。

郑朝阳和白玲穿着米黄色军装前来拜访,“主任,孩子的身份有些线索,需要报上级详细核查。”

王主任闻言,心头紧了一下:“这情况有点复杂?”

白玲安慰说,“放心,也许是好事。

今天去孤儿院时才知道孩子已被南锣鼓巷的刘寡妇收养,名叫沈援朝。”

王主任微笑着说:"对啊,这名字我还取的。”

白玲和郑朝阳离开时,郑朝阳感叹道,“叫援朝真是巧合。

恐怕他的亲人很可能死于朝鲜战争战场……”

白玲眼眶泛红,这场战争太过残酷,这个孩子太可怜了……

天亮后,刘慧珍小心下床检查沈援朝尿布,又从口袋拿出注音字母认真阅读。

易中海看着一大早起身忙活的妻子,不满地质问道,“你又要去哪儿,这几天伺候老太太的事你都不怎么上心。”

孙秀菊心中黯然,她一直想领养一个孩子却未获支持,但并未抱怨丈夫,只怪自己没有本事赚钱。

这几年来,易中海所谓的孝顺不过停留在言语,实际照顾老太太的都是妻子孙秀菊。

可即使是这样,聋老太太都不肯帮忙求情,这令她内心十分失落。

多年来的尽心照料终究没能换来老太太的一句公道话。

即便老太太说了也没用,一大妈也不至于如此责怪她。

一大妈抱怨道:“最近我身体不舒服,根本顾不上老太太那儿,你也知道我心脏不好!”

小说《穿越1952年成婴儿开始变强》 第7章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X

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

设置X

保存 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