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灵武文学网!

小说首页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库 > 穿越 > 双面禾心:农村辣媳的荒年求生计 > 第6章

第6章

莺啼里 2025-07-08 10:33:31

金秋的阳光洒在下河村的晒场上,金灿灿的玉米、黄澄澄的南瓜与紫皮马铃薯堆成小山,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甜香。田豆豆擦了把汗,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成就感。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照料,她不仅保住了开垦的土地,还收获了远超预期的粮食。

"后娘!县太爷派人来了!"二妞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小脸兴奋得通红。田豆豆抬头,看见几辆马车停在村口,几个穿着官服的人正朝这边走来。为首的是县里的主簿,手里还拿着一卷文书。

"田娘子,恭喜啊!"主簿满面笑容,"县太爷听闻下河村试种新作物大获成功,特命我送来嘉奖!"说着,他展开文书,大声宣读起来。原来,县衙不仅免除了李家的徭役,还赏赐了十两银子,并将田豆豆的种植经验写成册子,准备推广到其他州县。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张氏站在一旁,眼眶泛红,嘴里却嘟囔着:"这丫头,还真有两下子。"孙大夫捋着胡子,欣慰地看着田豆豆:"丫头,这下你可成了咱们青州府的名人了!"

嘉奖仪式结束后,田豆豆看着手中的银子,心中有了新的盘算。家里虽然有了粮食,但孩子们好久没吃过肉了,婆婆的咳嗽药也快没了。不如去镇上卖些余粮,换点银钱改善生活?

第二天一早,田豆豆和大宝推着装满马铃薯和玉米的独轮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向镇上走去。集市上人头攒动,吆喝声此起彼伏。田豆豆找了个角落,铺开草席,将粮食整齐地摆放好。

"这是什么?"一个中年妇人好奇地凑过来。

"这是马铃薯,也叫'**蛋',"田豆豆笑着解释,"蒸熟了吃又香又糯,还能煮粥、炒菜,比红薯还好养活!"说着,她切开一个马铃薯,露出金黄的果肉,"您看,这颜色多好!"

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人尝了尝生的马铃薯,皱着眉头说:"没味道啊?"田豆豆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个烤得金黄的马铃薯,香气顿时四溢:"烤着吃才香呢!您尝尝!"

那妇人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哎哟,真不错!怎么卖?"

"一文钱两个,买十个送一个。"田豆豆报出价格。这个价格比红薯略高,但她对自己的作物有信心。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带来的粮食就卖得差不多了。

回家的路上,田豆豆特意绕到肉铺,称了两斤猪肉。孩子们看到肉时,眼睛都直了。三娃凑过来,偷偷捏了一小块塞进嘴里,幸福地眯起眼睛:"好久没吃肉了,真香!"

张氏看着桌上的肉,嘴里念叨着"浪费钱",却不停地往孩子们碗里夹菜。田豆豆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暖暖的。但她也意识到,两斤肉根本不够一家人吃几顿,必须想办法多赚些钱。

思来想去,田豆豆决定做生意。她对种地有经验,但经商却是门外汉。不过,她相信只要肯学,总能找到门道。她想起集市上看到的豆腐摊,生意十分红火。村里黄豆产量不错,不如试试做豆腐?

说干就干。田豆豆向村里的老豆腐匠王大爷请教,又从孙大夫那里借了些银钱,买了石磨和木桶。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她开始了第一次尝试。然而,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一次做的豆腐太嫩,根本不成形;第二次又太老,口感粗糙。一连试了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更糟糕的是,黄豆和柴火的成本不断增加,而她却没有任何收入。

"后娘,别做了吧。"大宝看着愁眉不展的田豆豆,心疼地说,"咱们种地就挺好的。"

田豆豆摇摇头:"不行,光靠种地,日子还是紧巴巴的。我就不信,连豆腐都做不好!"她重新翻出《齐民要术》,希望能找到相关记载。虽然书中没有详细的豆腐**方法,但关于豆类加工的描述给了她启发。

她调整了黄豆的浸泡时间,改进了过滤豆浆的方法,还尝试用不同的凝固剂。终于,在第七次尝试时,她做出了鲜嫩可口的豆腐。孩子们尝过后,纷纷竖起大拇指:"比王大爷做的还好吃!"

满怀信心的田豆豆推着豆腐车来到集市。然而,现实再次给了她沉重一击。王大爷的豆腐摊前挤满了人,而她的摊位却无人问津。人们更愿意买熟悉的老豆腐匠的豆腐,对这个新来的"田娘子豆腐"持怀疑态度。

为了打开销路,田豆豆开始免费让路人试吃。她还想出了新花样,将豆腐切成小块,配上自制的辣酱和蒜泥,做成"香辣豆腐"。这个办法果然奏效,渐渐有人开始购买。

但好景不长。一天,一个顾客吃了她的豆腐后上吐下泻,找上门来闹事。田豆豆慌了神,赶紧请孙大夫来查看。经过诊断,原来是那人吃了不洁的食物,与豆腐无关。但谣言已经传开,她的生意一落千丈。

那段时间,田豆豆整日愁眉不展。她不仅亏光了借来的银钱,还欠了一**债。张氏虽然嘴上抱怨,但也默默地把自己的体己钱拿出来,帮她还债。

"丫头,别太难过了。"孙大夫安慰道,"经商和种地不一样,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田豆豆却心想,我绝不轻言放弃。

翌日清晨,田豆豆带着大宝挤进熙熙攘攘的青州府东市。寻了个角落,铺开粗麻布,将紫皮马铃薯堆成小山,金黄的玉米穗整齐码放。隔壁摊位卖红薯的老汉斜睨了一眼:"又来卖'**蛋'?上个月买过的人都骂这东西寡淡!"

田豆豆脸色微变,立刻掏出火折子点燃炭炉。铁锅里的油滋啦作响,她麻利地将马铃薯切成薄片下锅,不一会儿,焦香混着油香弥漫开来。几个妇人被香气吸引,围拢过来。

"这东西真能吃?"有人捏起薯片,犹豫着放进嘴里。田豆豆趁机推销:"您尝尝,外酥里糯!煮汤炖肉放几片,鲜味翻倍!"正说着,斜刺里突然冲出个小厮,手里举着写满字的木板:"城南老杨家新到红薯干!一文钱三把!"

人群顿时散去大半。田豆豆望着小厮远去的背影,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分明是针对她——红薯干耐储存,价格又压得极低,普通百姓哪有不选的?

"后娘,我们降价吧。"大宝扯了扯她的衣角,眼眶泛红。田豆豆咬了咬牙,将马铃薯价格降到半文钱三个。可即便如此,整整一天,也只卖出不到五分之一的货物。回程时,独轮车依旧沉甸甸的,压得她肩膀生疼。

一连半月,情况毫无起色。每次她刚摆好摊位,总有人在附近卖更便宜的同类货物。有时是红薯干,有时是玉米面饼。最过分的一次,竟有人推着整车的发芽马铃薯,大喊"免费送"——那分明是故意败坏马铃薯的名声。

"肯定是有人捣鬼!"铁柱气得拍桌子,"我去镇上打听,看是哪个不长眼的!"田豆豆拦住他,目光落在墙角堆积的滞销粮食上。这些天为了保住摊位,她不仅没赚到钱,连炭火、调料的成本都搭了进去。

夜深人静时,田豆豆翻出那半本《齐民要术》,试图从古人智慧里寻出路。泛黄的纸页间突然飘落一张字条,字迹与先前神秘邀约如出一辙:"莫在商海折戟沉沙,抽身方为上策。"她捏着字条冷笑,将其掷入烛火:"我偏要试试!"

她决定另辟蹊径。既然鲜食不好卖,那就加工成耐储存的干货。田豆豆带着孩子们将剩余的马铃薯切片晾晒,又用新收的黄豆磨成豆粉。然而,当她再次来到集市时,却发现所有干货摊位都被占满,摊主们不是本地豪绅的亲戚,就是交了高额摊位费的老商户。

"这是新来的?"一个满脸横肉的摊主斜倚在货箱上,"想摆摊?先交五两银子月钱。"田豆豆攥着怀中仅存的二两银子,喉咙发紧。大宝突然挡在她身前:"我们不租!就在街边卖!"

话音未落,几个衙役突然出现,以"扰乱市集"为由没收了货物。田豆豆望着被抬走的木架,耳畔回响着衙役临走前的冷笑:"也不打听打听,东市是谁说了算?"

回到家时,张氏正在灶台前熬野菜粥。老人看着她失魂落魄的样子,默默往她碗里添了块腌萝卜:"明天...我去隔壁村卖点鸡蛋,总能换点米。"田豆豆望着碗中浑浊的汤水,突然想起现代实验室里恒温恒湿的培养箱,那些精密的仪器和取之不尽的资料。而在这里,她空有一身农学知识,却连最基本的经商都举步维艰。

深夜,田豆豆独自坐在院子里。月光洒在试验田的残株上,那些曾寄托希望的玉米秸秆在风中摇晃,发出沙沙的悲鸣。她终于明白,这片土地给予她丰收的喜悦,也毫不留情地展现着生存的残酷。那个神秘人说得并没错。

田豆豆在心里默默发誓:这一局,她输了。但商海漫漫,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小说《双面禾心:农村辣媳的荒年求生计》 第6章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X

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

设置X

保存 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